北控新星國際賽場表現不佳,進步停滯不前。
在男籃亞洲杯小組賽的激烈對決中,中國隊在經過一番苦戰后,終于以93比88的微弱優勢險勝了東道主沙特阿拉伯隊,為小組賽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這場勝利,無疑為中國隊帶來了開門紅,也為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然而,在這場比賽中,中國隊的替補控衛廖三寧的表現卻令人大失所望。廖三寧全場出戰時間僅達10分45秒,投籃3次無一命中,罰球2次僅命中1次。盡管通過罰球得到了1分,但他另外還貢獻了2籃板和3助攻,但這樣的數據在比賽中顯得微不足道。除此之外,他還出現了1次失誤,正負值為+5。從比賽中的表現來看,廖三寧在場上的作用似乎非常有限。盡管他得到了不少的球權,但卻缺乏突破、終結以及投射的能力。他似乎一直在運球,但運了半天卻找不到合適的機會,也缺乏個人硬解能力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除了能把球運過半場之外,廖三寧在賽場上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反而給球隊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。
回顧上賽季的CBA常規賽,廖三寧雖受傷病影響,但仍代表所在的北控隊出戰25次,場均出場時間達到了33.5分鐘。他的場均數據看似不錯,包括15.1分、4籃板、5助攻以及一系列防守數據。然而,到了季后賽,廖三寧的表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。他的得分能力不足,進攻效率低下,助攻與失誤的比例也讓人無法接受。尤其是當比賽強度提升時,廖三寧的表現更是大幅下降,這無疑暴露了他的短板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盡管廖三寧已經是一名24歲的球員,且在CBA賽場上歷練多年,但這幾個賽季他的進步幅度卻相對緩慢。他似乎已經開始失去剛出道時的那種靈氣和銳氣。廖三寧的表現與聯賽的水平密切相關,顯然他的個人能力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,而是在原地徘徊。在漲球的時期沒有實現真正的漲球,這無疑是一大遺憾。尤其是在國際賽場上,面對沙特阿拉伯這樣的弱隊,廖三寧的表現直接露餡了,這也從側面說明了CBA聯賽的競爭水平和培養機制存在的不足。